资产荒与 “资产慌” 实质是风险偏好下降
长期以来,10 年期国债或者超长期国债收益率难以反映中国经济未来增速。从历史数据看,目前收益率跌破 2.5% 的 10 年期国债,以及收益率接近 2.5% 的超长期国债,都有一定 “合理性”。不少人将低风险资产受追捧现象称为 “资产荒”,即这类资产相对稀缺,随着投资者避险需求提升,债市收益率明显下降。实际上,资产荒反映的是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,这与当前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下降、民间投资增长乏力有关。
在经济增速换挡、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,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、市场饱和等问题,投资回报率降低。新兴产业虽有发展潜力,但存在技术不成熟、市场前景不确定等风险,使得投资者不敢轻易涉足。这种情况下,投资者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低风险的国债、银行存款等资产,即便收益率较低,也能保证资金安全。
上一篇:经观头条 |“长钱” 入市
下一篇:推动低空经济加速起飞